車機彈窗成常態,車企為了賺錢真是不擇手段?
這幾年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十分明確,而在車輛電氣化的轉型主旋律之下,也催生出了許多與之相對的配套設施,例如尺寸巨大的中控屏以及十分智能的車機系統。
在這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汽車產品所配套的中控屏越來越大,在面積加大的同時車企們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讓車機屏幕的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梢哉f當下許多汽車所配備的智能化大屏已經擁有了媲美智能手機的能力,也為廣大消費者的用車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
然而在歷經幾年的變化之后,看似對消費者“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車機系統”也終于將“魔爪”伸向了消費者,借著3·15的機會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平時對時事新聞比較關注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了,從2022年開始,網上時不時就會出現關于“汽車車機彈出廣告,并且無法主動關閉”的相關報道與事件。據了解,豪華陣營的奔馳,其品牌旗下許多車型曾經出現過為自家EQE車型推送的彈窗廣告,并且在遭到車主投訴之后,官方客服直接把鍋甩給了車機系統中的第三方軟件,表示是第三方軟件所為,奔馳本身不會植入任何廣告。
而合資陣營中的豐田,旗下熱銷車型賽那也曾大量出現過有關于“開通車主碳賬戶,抽獎贏手機”之類的廣告,而據豐田客服的回應,該廣告只針對開通了車主碳用戶的車主,并且是由車聯系統統一發送的,無法永久關閉。
而自主陣營中的哈弗,其品牌旗下的第三代哈弗H6也曾因車輛啟動時,車機會彈出“潮玩弗牛送喜”之類的廣告而遭到用戶投訴,通過圖片可以看出,該廣告的面積著實不小,對于用戶的用車體驗確實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經過了解之后小編發現,截至目前,旗下車型曾有出現過車機彈窗的品牌已經非常之多,涵蓋了一大部分自主、合資以及豪華品牌,而且以上出現的情況并非個例。那究竟為什么,車企開始不約而同地在車機上投放廣告呢?說到底,還是為了盈利。
在智能化成為汽車類產品核心賣點的當下,車企為了提升智能化車機系統表現是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這也是許多車企會選擇與手機制造商合作共享車機的原因。而在如此巨大投入的背后,車機系統能夠為車企帶來的收益卻是微乎其微的,除了部分車型的車機功能需要付費解鎖,大多數車型的整套車機系統基本都是免費供用戶使用的,因此在車機這塊,車企是急需尋求變現方法用來平衡收支的,而廣告自然也就成了最簡單最高效的方式。
雖說車企以盈利為出發點無可厚非,可車機彈窗這件事情,至少在現階段已經侵害到了許多消費者的權益。此前相關法規的缺失可能給了車企鉆空子的機會,但2022年9月30日正式實施的《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提到了:如需推送信息,則應當用戶簽訂服務協議并取得用戶同意,如未經同意仍單方面推送信息,則違反了管理規定的要求,也侵犯了用戶的自主選擇權。
而除去權益的侵犯之外,筆者個人覺得,車機系統的胡亂彈窗還有可能會對行車安全造成不小的影響,首先車機系統當下最主流的作用就是為駕駛者提供導航指引,試想一下,若是用戶在高速上需要了解道路信息卻遇到了需要手動關閉的彈窗,那是否會造成危險?除此之外,突然出現在屏幕上的巨大廣告是否存在致使駕駛人員分神的可能性,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現階段車機系統正處于“試探消費者”的階段,但僅僅是這樣略微的試探就已經引起了多數消費者的巨大反感,由此來看,若是車企仍舊一意孤行,意圖以非訂閱制的相關手段強制給車機系統植入廣告,那么未來或許蘋果CarPlay以及華為HiCar之類的手機互聯會成為多數人的選擇。
而在3·15即將到來的當下,各位屏幕前的車主們不僅僅應當將目光放在車輛的質量方面,也更應當注重自己作為車主,是否被侵犯了權益,可別被車企占了小便宜!
原文標題 : 315特別關注 | 車機彈窗成常態,車企為了賺錢真是不擇手段?
圖片新聞
發表評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